汽车销量五年平均年增幅 25%,车价逐年降低
加入WTO五年,中国汽车最显著的变化无疑是汽车消费总量的高速增长。加入WTO的第一年—2002年,中国汽车销量是337万辆,比2001年增长39%,是中国汽车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2005年,中国汽车总销量达到570万辆,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
五年来,随着汽车产量的增长,规模效应显现,管理成本不断降低,汽车价格逐年下降。据统计,2002年、2003年国内汽车价格平均每年下降约8%,2004年下降13.5%,2005年下降5%。
进口税率逐年下降,配额取消
自2006年7月1日起,我国小轿车、越野车、小客车整车的进口税率由28%降至25%,车身、底盘、中低排量汽油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进口税率由13.8%~16.4%降至10%。
2005年,我国取消实行了20年的汽车进口配额,开始实行自动进口许可证签发管理并实施“落地完税”制度。
2001--2005年,我国进口汽车数量从7万多辆增加到17万多辆。但与国内汽车消费总量相比,进口汽车所占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2001年进口汽车市场份额大约为6%,目前不到3%。进口车单价呈上升趋势,2000年进口轿车平均单价不到2万美元,2003年提高到2.99万美元,2005年为3.39万美元。
加入 WTO给中国产品进入全球市场带来机会
从增幅来看,5年来,中国汽车(整车)出口量增长很快,但这一数据是建立在出口能力极弱基础上的。资料显示,自1980--1998年,我国共出口各类汽车12.65万辆。
2005年,中国汽车出口量约17.3万辆。其中以商用车为主,约占72.7%。出口的国家主要是非洲、中东、东南亚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轿车出口数量很少,出口利润率也比较低。
跨国公司在中国设厂或扩产
加入WTO之后,中国新设立的生产乘用车的合资企业有东风日产、东风本田、长安福特马自达、北京奔驰-戴克、华晨宝马、东风标致、广州丰田、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等。在中国生产的乘用车品牌还有马自达、标致、凯迪拉克、雪佛兰等。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潜力,吸引了全球各大汽车公司。
自主品牌稳健起步
加入WTO五年来,自主品牌的起步令世人瞩目。奇瑞、吉利、华晨等国内企业近几年推出的自主研发车型日益增多,研发能力也大大增强,已拥有了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
一汽、上汽、长安等大型集团,在与国际汽车企业合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制造水平,形成自己的研发能力,推出了消化、吸收后的自主品牌产品。
法规体系加快与国际接轨
加入WTO的五年,是我国汽车产业政策、法规、标准出台最集中的五年。政策方面从2003年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2004年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到2005年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等等,内容涉及价格监测、产品召回、汽车回收、消费税征集、汽车贸易等方方面面,管理部门有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海关总署、建设部、公安部、环保总局等各大部委。而法规、标准方面,每年均有一批新的法规和标准出台,覆盖安全、节能、环保等各项汽车性能,涉及商用车、乘用车、低速汽车等各类产品。
摘自《中国汽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