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德国车企看重“中国制造2025”未来5年影响
发布时间:2016-11-30 00:00:00

·        来源:V讯网

1129日,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在公开演讲中表示,相当一部分德国企业表示期待能从“中国制造2025规划所涉及的十大重点领域中获得商机。尤其在汽车领域,67%的德国汽车领域企业认为,“中国制造2025将在未来5年对企业有积极影响。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在《中国制造2025》提到的“五大工程”与“十大行业”中,将汽车作为重点行业列入在内,尤其是目前关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以及中国汽车产业制造尖端化发展,已被列入“十大行业”范畴。
  这使得其他国家在《中国制造2025》未来战略化发展过程中寻找市场机遇。其中德国基于与《中国制造2025》属性相同提出的“工业4.0,渴望抢先在中国这一全球成长最快的市场中寻求合作。
  通过对比中德两国制定的战略,制造业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元素,这恰恰是德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与长处,而在海外市场,中国已经成为德国企业其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数据显示,20161-9月中国在德购买额为110亿欧元,比2015年同期增长2000%
  据了解,目前在华发展的德国制造业企业主要来自汽车、IT等领域,其中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德国车企全球发展中最据挖掘潜力的国度。
  资料显示,20161-10月,奔驰在华销量达38.7万辆,已经超过2015年全年销量;宝马旗下BMWMINI汽车在中国累计销售42.33万辆,同比增长10.2%。相比之下作为在华发展最早的德国车企,大众集团前10个月在华累计销量达320万辆,同比上升11.3%
  “随着中国市场贡献值加大,德国车企也在寻求《中国制造2025》带来的契机”,德国驻华大使表示,两国战略的相近给了企业技术推广的动力。
  对比《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发现,关于“智能工厂、标准化、模块架构“等制造业尖端发展战略两者十分接近。而这些恰恰给予了德国车企未来在中国延伸技术的信心。
  例如大众汽车提出的模块化架构,即是“德国工业4.0的一种体现。利用架构体系使得在同一生产线上可以生产多款产品,以达到节约成本、控制产品生产精度的效果。
  另外在《中国制造2025》十大行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到的“物联与服务、工业大数据处理等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对“模块化”的应用以及对汽车所要求的“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都被视为德国车企眼中最大的发展优势和机遇。
  查阅资料得知,德系车企已经分别对2020-2025年提出了各自规划。
  新能源汽车领域,2016年,奔驰与大众在巴黎车展同时发布电动汽车品牌,大众汽车表示2025年在华完成15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售,而奔驰也已经提出未来投资110亿欧元发展纯电动汽车,未来在华推出10款纯电动汽车产品。作为最早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宝马,也已经提出在华发展战略,力求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所建树。
  在智能互联等领域,德系车企也纷纷在华寻求各种合作。2016年,奔驰、宝马、大众先后提出从汽车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变,力求在未来出行领域抢占制高点。
  汽车预言家获悉,腾讯、华为、阿里巴巴等一批中国IT企业已经成为德国车企合作的重点对象,尤其在无人驾驶和智能互联领域,德国车企正尝试寻求更多在华跨界合作,以完成在这一领域的战略商业架构布局。
  除了在长期战略层面部署外,在舆论看来,中国汽车市场也已成为德国车企短期发展的“黄金屋”。
  随着中国汽车消费格局变化,中国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为外资车企引进大量车型提供了十足的信心,也贡献了相当大比例的利润。例如大众集团,201610月在华销量已占其全球销量43%的比例,中国市场完全支撑了大众受尾气门事件在美销量下滑后不太好看的成绩单。
  不过德国企业也并非对中国市场完全满意。在德国大使馆此次发布的一份“在华企业商业信心调查”中显示,法律法规不确定以及“不公平待遇”成为包括汽车在内的德国制造企业对中国市场发展担忧的地方。
  这份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感到“不像以往那样受欢迎”,其中在华发展超过10年以上的德国企业有这一感受的比例高达42%
  采访中相关人士认为外资企业有这样的感受并不为奇:“随着中国市场全球化的深度发展以及本国产业崛起,外资企业曾经享有的特殊贸易待遇势必会逐渐打破,并走向与本国企业平等竞争的方向,这在任何一个经济发展坚挺的市场都是如此。”
  尽管有着各种不甚满意,但这份调查也显示,仍有半数德国企业认为在华发展可以达到2017年的销售目标,52%的企业相信2017年利润将提升。调查还表示,尽管今年发展欠佳,但89%的德国在华企业并没有在近期内撤离中国的计划。只有10%的企业“考虑撤出,但没有具体计划”;1%的企业确实打算在一年内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