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不仅成为国内车市强劲的新增长点,也成为‘中国制造’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靓丽名片。”8月27日,2022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如期举行。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主论坛上演讲时表示,“八年前,由习总书记亲自描绘的‘汽车强国’愿景,正在一步步变为美好的现实。”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汽集团。当时,总书记发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的号召。近年来,在国家政策、企业创新、用户认可等共同作用下,我国汽车业站在电动智能网联的新赛道上,并加速赶超欧、美、日等传统汽车巨头。其中,新能源汽车产品对市场的贡献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已经开始显现。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双碳”目标下,汽车行业如何进一步创新转型发展?围绕这个话题,陈虹向与会来宾介绍了上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思考和布局。
近年来,上汽通过集成内外部创新资源,努力打造“七大技术底座”,包括纯电动、混动、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的三大整车技术底座,以及涵盖动力电池、动力总成、电驱系统和软件架构的四大关键系统技术底座。“通过整合资源、共享平台和推出新品,加快推动上汽电动智能网联技术的持续产业化、产品化。”陈虹说。
与此同时,上汽一系列重大战略创新项目正加快落地: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智己汽车”首款产品L7已正式批量交付,并开创了业内“用户数据增值”的先河;融合高阶智驾方案、数字智能座舱等技术的“飞凡汽车”旗舰车型R7将于近期上市;基于L4级智能驾驶技术的Robotaxi和智能重卡项目已在全国多地开展准商业化运营。这些都为上汽迎接“全面电动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不断强化产业协同、拓展产业边界方面,上汽着力构筑新“朋友圈”:在电动化方面,与清陶、QuantumScape等企业合作,积极布局固态电池领域;与中石化、中石油、宁德时代合作,共同开展“车电分离”换电业务;在智能网联化方面,与地平线共同打造车规级高性能“中国芯”和智驾计算平台;与OPPO合作打造“生态域”,致力于实现“车与万物”互联互通。
近年来,上汽与国外合作伙伴也在深化协同,推出了奥迪Q5-etron、大众ID.家族、凯迪拉克Lyriq等全新电动车系列,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多样的选择。
“上汽愿与大家一起,共创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之路,共建开放创新的汽车强国,共享更美好的出行生活。”陈虹表示。
坚持“顶层设计”原则坚持“绿色、协调”新发展理念
围绕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汽车强国”的号召,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陈虹在会上谈了两点建议:首先是继续坚持“顶层设计”原则,为行业发展领航、护航;其次是继续坚持“绿色、协调”等新发展理念,持续加大节能减排的整体力度。
在陈虹看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从“由零起步”到“走在世界前列”,只用了不到20年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政府有力、有效的顶层设计。站在发展的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同样需要政府进行产业发展的持续指引。具体而言:一是尽快出台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路线图,进一步明确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表、实施路径、核算边界等。二是进一步完善充换电等基础设施标准,明确“车电分离”管理细则和“快充、快换”等技术标准,在确保安全、鼓励提速的同时,避免不同规格“补能”设施的重复建设,以及充换电接口互不兼容等问题。三是进一步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产业壁垒。四是统筹协调动力电池相关资源更好地利用,优化锂、钴等重要资源的宏观调控,以保障“好钢用在刀刃上”。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电动化的关键不仅在于产品“电动化”,更在于能效更高、排放更低和全产业链的同步优化。陈虹建议,一是将现行的“双积分”政策调整为“碳积分”政策。积分直接与“碳排放”挂钩,从考量电动车与燃油车的“量”,转变为关注产品减少碳排放的“质”,鼓励企业推出既节能减排又受用户欢迎的产品。二是建议政策的支持范围从产品端向研发端、制造端、使用端进行扩展,包括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低能耗、更高能效的技术和产品;鼓励企业新建或改建绿色工厂,加大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力度,实现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等。
广泛协同内外部资源“双碳”目标下全面电动化
“在欧洲这个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中国品牌电动车的市场份额超过10%,而上汽旗下品牌约占其中的1/3,产品价格也能比肩日韩竞品。”陈虹在会上表示。
从全球市场来看,汽车产业全面电动化正呈现出“落地生根”的趋势。去年,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销量超过660万辆,实现同比翻番;今年上半年,销量接近420万辆,全年销量有望再创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量成绩十分抢眼。以上汽集团为例,今年上半年,上汽海外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110%,智能网联车占比达25%。
从国内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一方面,市场规模迅速壮大,目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辆,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接近1/4。另一方面,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依靠新能源汽车产品创新,中国自主品牌再次崛起,成为支撑市场发展的第一支柱力量。同时,在整车及关键零部件领域涌现出一批新锐企业,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